项目背景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是为了防止缩缝渗水、杂物嵌入,其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题组在2001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材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家对农村公路的大量投入、建立节约型社会对道路养护任务的对策、循环经济和鼓励废旧材料再利用等有关政策,于2007年初组成了课题小组,开展了《沥青基水泥砼路面填缝料研究及制备研究》项目,以期开发出具有实际工程使用价值、适合我国水泥路建设和养护、具有很好产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该项目产生的直接目的是为新近修建的大批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高性价比的道路养护材料。
2 项目技术特点
①.采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和制造的具有研磨间隙自调节的多辊研磨机,以高温140-170℃湿法研磨的方式对混合物料直接进行超细研磨。
②.以20-40目废弃轮胎胶粉为基础弹性体原料,该材料具有原料成本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废旧轮胎胶粉的使用不仅可以达到废旧物资再利用的目的,同时也符合目前我国有关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③.所开发出的终端产品具有弹性恢复率高、当量脆点低、塑性范围宽、施工容忍温区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3 项目成熟程度
2007年9月之后,项目产品在104国道进行了路段接缝灌缝施工。试验路段已经受了二个夏季和二个冬季的考验。缝内嵌缝材料至今完好。尽管目前产品所灌的接缝使用时间还不到两年,但根据我们对试验路段的长期观察和以往使用FG811G灌缝料的经验,项目科研人员估计该接缝料的使用寿命至少在两年以上。
4 项目产品经济效益评估
项目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超过我国现有同类产品水平。以福建省现有3.5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为计算依据,按现有养护规范要求,年需要高性能接缝材料数量1.1-1.5万吨,以往我省这些接缝主要为沥青或由外省购进,前者不仅性能达不到要求,且养护成本极高,后者虽然技术性能指标可以达到要求,但其价格高达近4100元/吨,公路养护部门对其价格难以承受。
根据对项目产品经济效益的评估结果,该项目投产后可望占领福建60~70%的市场(约7000-8000吨年),可获取销售收入3630万元(按3300元/吨计)。目前我们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计划再投资了200-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万元)。项目财务评估表明,项目上马后可望在1-2年内收回全部前期投资。
5项目产品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据分析,由于项目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因此使用该技术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养护人员因灌缝周期短而产生的路面作业时间长的困难,同时也能减少路面作业给行车带来的不便,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沥青资源的浪费。
以使用本项目技术所生产的FG903系列接缝产品为例,虽然一次性投入较普通沥青高,但由于本项目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可以大大节省养护成本。以使用FG903Z型接缝料为例,相对于沥青或外省现有的专用接缝材料产品,全省每年平均可节省资金 1.05亿元或8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