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供需 > 科技成果 > 正文

等离子技术在提高工模具耐磨性方面的应用

来源: 日期:2013-03-26阅读:

本项目采用“等离子”等耦合新方法(即新技术),对(多种)工模具等进行加工处理。每次加工处理的时间为4天;目前,最大可加工处理的零件的直径为200毫米。通过该项自行研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工处理刀具(或模具等),可使刀具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即,使刀具内部的原子排列变整齐,并出现一些纳米微结构。这些微观结构的变化,使刀具内部的“畸变能”降低,可提高刀具(材料)的耐磨性,提高抗疲劳能力,提高韧性,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该项新技术可对多种金属材料(如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和少数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即 可加工处理“有关零件(如轴承、齿轮等)”或“刀具”、“模具”及“量具”等,以提高它们的“耐磨性”和“韧性”。

该项新技术应用领域广阔;已试验有效的工模具等有:

(1)转轴行业:数控割刀、白钢刀、车刀片

(2)齿轮加工行业:丝锥、中心钻、拉刀

(3)紧固件行业:压角模(或称“切边模”)

(4)动力机械行业:三面刃铣刀、滚丝模、硬质合金铰刀

(5)轴瓦行业:轴瓦瓦口测高模、轴瓦冲定位下模块

(6)叉车行业:合金刀头浮刀

采用本项新技术,可以提高工模具等的“耐磨性”和“韧性”,从而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该项目符合当前提倡的“低碳、环保”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版权所有 © 福州大学·科技开发部 ICP备案号:闽ICP备07037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