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供需 > 科技成果 > 正文

南方丘陵区土地利用多尺度监测、评价与规划的关键技术 及其应用

来源: 日期:2018-12-18阅读:

项目简介:

土地变化科学属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申报项目“南方丘陵区土地利用多尺度监测、评价与规划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围绕国土资源利用监测、评价与规划的实际业务需求,从数据获取、演变分析、预测建模、定量评价以及规划决策等环节中构建时空尺度问题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旨在为国土资源利用监测与宏观管理提供关键技术与行业解决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1)创建了适合南方丘陵区土地利用监测的最优尺度选择技术。通过多源遥感影像空间异质性分析与特征尺度识别,并引入信息论方法评估栅格数据精度,基于四叉树和有限混合模型自适应地确定遥感影像合理分割与分类尺度,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层次性、遥感影像数据的多源性以及多尺度分类解译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适宜尺度选取提供依据。

(2)在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调查试点中率先开展QuickBird 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正射校正技术研究;研发了适合南方丘陵区基于数码影像的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保障了土地调查所需的高精度基础数据;建立了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融合的土地变化监测技术,并开发了土地调查与变更信息系统,已在相关100 多个工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3)揭示了空间尺度、类别尺度、数据源对识别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式的影响机制,为土地利用分析与建模中尺度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多层次驱动机制分析与预测建模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4)面向农用地分等定级与开发区土地评价等业务需要,紧密结合智能算法与空间信息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土地评价信息系统;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本体知识库系统有效地纳入专家知识与规划领域规则,实现领域知识的共享与重用;集成知识本体与计算智能技术,研发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一体化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新一轮土地规划等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758 万元,形成5 套国家知识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应用系统,共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1 篇,其中EI 收录12 篇,论文已被国内外他引731 次,在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监测与分析建模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应用领域或前景:

项目成果可为我国国土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以及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共性技术与支撑平台,将有力地提高行业部门业务处理效率、决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该成果已在福建省乃至全国200 多个县市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系列工程项目中取得良好成效,2007-2012 年间已累计产值12775 万元,并创造了1852.73 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相关技术与系统也提高了行业部门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管理水平,社会效益显著。

版权所有 © 福州大学·科技开发部 ICP备案号:闽ICP备07037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