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福州市与福州大学市校合作30周年系列活动暨市校合作创新发展讲坛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隆重举行。讲坛由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心晨主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重要要求,深化福州大学带头担当、在强省会行动中打头阵,学校邀请并汇聚跨区域、跨业界的产学研高层平台、高校和地方政府,聚焦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四链融合,围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讲坛上,特邀主题报告嘉宾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原司长雷朝滋先生作题为《加强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深刻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理论内涵,指出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有效路径,要抓住出成果转化成效的内因和外因两个关键词,思考和解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源头问题,建立成果转化的政策生态。他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是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最有效途径,政府要营造成果转化绿色环境,高校要加强有组织科研,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要提高创新意识,合力共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特邀主题发言嘉宾福州连江县委书记高双成、闽清县委书记赵春荣分别就地方产业发展与高校协同创新发表了主题讲话,强调与高校的市校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他们所在县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也将继续深化与福州大学的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发展县区的新质生产力。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亚雷介绍了福州大学三十年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打造校地战略合作工程、构建校地校企合作朋友圈,形成了以校地合作为先导、校地校企多圈层互动合作的科转模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方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他指出福州大学始终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将继续营造更优的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环境,走稳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给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福大方案” 。
王心晨副校长在最后总结发言时指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地合作模式为推动这两个创新融合提供了最优的土壤环境,依托校地合作平台,推动地方产业与高校有机融合、形成校地校企合力、实现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开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