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供需 > 科技成果 > 正文

低毒、抗耐药新型庆大霉素

来源: 日期:2006-11-29阅读:

一、项目介绍:

根据前人所作药理、毒理及几十年临床用药表明,庆大霉素C组分中C1和C1a组分毒性最低、疗效最好,C2+C2a毒性最大、疗效最差。如何将C2+C2a彻底转化为C1和C1a组分,是伴随着庆大霉素诞生就亟待解决的难题,但至今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用生物转化方法能够将庆大霉素毒性大,疗效差的C2+C2a组分转化为毒性小、疗效好的C1组分和C1a组分形成一种新的抗生素(见图谱), 我们暂且称之为“新庆大霉素”, 此项工作尚未见报道。目前,生产“新庆大霉素”的基本工艺条件和关键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下一步是扩大试验,提取小样,做药理、毒理试验,继而扩大到临床。 “新庆大霉素”对于解决当前氨基糖甙类(AGs)抗生素细菌耐药性和降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毒副作用将会起到一定作用,其填补了国内外抗生素领域的空白,也将为人类健康作出应用的贡献。

二、市场分析

由于新庆大霉素是低毒、抗耐药新型抗生素,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也没有这种产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人类头等大事,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和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却紧紧地困扰着人类,寻找低毒、抗耐药新型抗生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所以,谁拥有低毒、抗耐药新型抗生素,谁就拥有巨大的效益。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制定标准,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 结论

将庆大霉素毒性大,疗效差的C2+C2a组分通过生物转化为毒性小、疗效好的C1组分和C1a组分,形成一种新的抗生素(见图谱)即“新庆大霉素”的 基本工艺条件和关键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下一步是扩大试验,提取小样,做药理、毒理试验。“新庆大霉素”对于解决当前氨基糖甙类(AGs)抗生素细菌耐药性和降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毒副作用将会起到一定作用,其填补了国内外抗生素领域的空白。

欢迎对此项工作感兴趣,有诚意的企业合作开发。

“新庆大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图(HPLC)(部份)附后。

版权所有 © 福州大学·科技开发部 ICP备案号:闽ICP备07037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