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简介
精细高分子与环境友好材料实验室成立于1999 年,隶属于福州大学清洁化工新技术国家级“211 工程”重点学科,主要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聚合物、乳液聚合与水性树脂、生物质转化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已形成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工、环境化工交织渗透的特点。
本室具有一支严谨踏实、求是创新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其中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 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 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 人、旗山学者1 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 余人,并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有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实验室负责人为李晓教授。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863 项目”子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0 余项,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SCI、EI 收录4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 件,其中已授权6 件(见后)。本室研发能力强,具有协作与创新精神,是福建省在材料化工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竭诚欢迎交流与合作。
发明专利:
1.一种聚丙烯酸吸水树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201510704804.4)
2.一种VOC 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201510576050.9)
3.一种对pH 敏感的葡萄糖选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201510160384.8)
4.一种有机溶剂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ZL 2014 1 0036400.8)
5.双连续相微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氨基酸分子印迹膜(ZL 2013 1 0228884.1)
6.一种聚氨酯改性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ZL 2013 1 0110845.1)
7.一种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ZL 2011 1 0133828.0)
8.一种多孔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修饰方法(ZL 2009 1 0310712.2)
9.含酚羟基的缩聚型吸附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ZL 2009 1 0308251.5)
联 系 人:张老师
单位名称: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 号,邮编350108
联系电话:13489960916 E-mail:wyzhang@fzu.edu.cn
1、高效有机溶剂吸收剂:
传统溶剂吸收材料(如木棉、无纺布等)的吸收量小,保持性差,而且同时吸水,不适于水环境中有机溶剂的处理。本项目研制的高效有机溶剂吸收剂对有机溶剂具有吸收容量大、吸收速度快、保持性能好、吸油不吸水、受压不泄漏等特点,不但可以替代传统吸收材料,而且适于处理、回收水环境中的有机溶剂,也可应用于吸收有机废气,用途广泛。(申请发明专利2 件,已授权1 件)
注:OSR-B 基本型吸收剂对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丙酮、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的吸收率大于吸收剂自重的15 倍,对氯仿、三氯乙烯等含氯有机溶剂的吸收率大于30 倍;OSR-S改进型吸收剂对三苯及含氯有机溶剂的吸收量更大,而且可吸收10 倍左右的90# 汽油、环己烷、甲醛等。
2、特异选择性吸附材料:
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抗原- 抗体的识别功能,制备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的新技术。本项目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水相环境中制备了特异吸附性强且吸附速度快的表面印迹多孔材料,可实现对单一组分的选择性吸附。针对L- 色氨酸、阿特拉津、葡萄糖、重金属离子、蛋白质等的选择吸附与分离,已研制了不同形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球、棒、膜),分子识别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痕量检测、仿生传感器、固相萃取、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授权发明专利3 件)
3、葡萄糖吸收剂:
开发能够识别并有效吸收葡萄糖的新材料,对血糖的检测及控制和胰岛素智能释放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研制的葡萄糖吸收剂对葡萄糖具有选择识别性,在水中对葡萄糖的吸收量可达150 mg/g,并能够对环境的pH 变化作出响应(pH<5 时吸附量低;ph 在5~6时吸附量明显增大,在ph6 附近达到最大值),是一类新型的降糖剂和葡萄糖分离材料,制备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可再生重复利用。(授权发明专利1 件)
4、强韧型高吸水性树脂:
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产品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吸水率可达1500g/g 以上,对生理盐水的吸收率在100g/g 以上,而且吸收速度快,吸水后凝胶强韧、保水性好,应用广泛,明显优于海棉、吸水纸、脱脂棉等传统吸水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林园艺、土木建筑、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吸水、防渗、保湿、增稠等方面。
5、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
溶剂型聚氨酯产品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等领域,但有机溶剂挥发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水性聚氨酯以水取代有机溶剂,可大大降低甚至消除VOC 排放,但固含量普遍较低(20-30%)。本项目研制出一种固含量达到35-40% 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乳液平均粒径在100nm 左右,存储稳定,使用时可加水稀释至合适的固含量,操作方便。而且,采用丙烯酸酯改性可把固含量进一步提升至50%。(授权发明专利1 件)
6、丙烯酸酯超微胶乳:
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对VOC 的限制日趋严格,丙烯酸酯胶乳等水性材料倍受关注。普通聚合物胶乳的粒子通常在200~500nm,超微胶乳粒子则一般小于100nm,可有效提高胶乳的渗透性和成膜性,但传统的超微胶乳乳化剂浓度高(通常大于10%)、固含量低(通常低10%)。本项目利用新型合成技术制备了乳化剂用量低、固含量高的系列丙烯酸酯超微胶乳,改善聚合物乳液的成膜性和渗透性,可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织物处理剂等使用聚合物胶乳的领域。